談到越南女孩,大多數人腦中都會浮現斗笠底下的飄逸長髮,和襯托女性優美魅力的國服。這一件件越南傳統服飾有個很美的名字:「奧黛」(Áo Dài)。
這次,關鍵評論網東南亞編輯受香港網上旅遊電商平台邀請,到了位在中越的順化及會安古鎮,除了親身體驗穿著奧黛,也聽聽有關它有趣的歷史故事。
奧黛是越南古都傳統文化之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因此想在順化或會安租借一件,當然不是問題。這天編輯們到了會安古鎮(Hoi An),當然要身穿奧黛、走在燈籠高高掛的古樸小鎮中。租借店家都提供各種顏色和花樣的奧黛,仔細翻著架上的服飾,每一種樣式和材質都能搭配出不同的優雅氣息。
深受多種文化影響的奧黛,設計上除了有中國旗袍的影子,其發展也深受法國、美國和少數民族文化的影響。上身剪裁合身、下身寬敞是現在奧黛的明顯特色,而不論女性或男性都會配上長褲,走路時不會影響雙腿移動。
Photo Credit: Reuters/達志影像
挑選顏色時店家解釋,過去奧黛的顏色代表不同年齡層和地區特色,例如少女習慣穿著象徵純潔的白色或柔和的粉色,年齡稍長的婦女則偏好深色;北越婦女偏好茶色、南越則以多種刺繡聞名。但至今已經沒有明顯區分,搭配不同高跟鞋、項鍊等配飾也呈現現代化奧黛的多元樣式。
起初我們刻意挑選幾件版型較窄的款式,結果因為奧黛上衣極盡合身的胸線和袖子,即使拚命憋氣也無法成功扣上側邊的鈕扣,我們只好放棄原本硬要展現身材的念頭。
奧黛的結構很簡單,裙身開衩至腰際,下身搭配寬鬆長褲,因此在移動時會看見側邊褲頭上的一小塊腰身。不過鞋子的搭配也很重要,由於我們事先並沒有做好功課,雅緻的白色奧黛搭配起黑色球鞋,效果有些牴觸。
說到越南服飾,斗笠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元素。
這種以草和竹子製作的圓錐形斗笠,非常適宜越南低緯多雨的氣候,無論在農村或城市,已經是越南人生活的必備品之一,除了可以遮風擋雨,也漸漸成為具有藝術價值的裝飾品。古都順化的斗笠具有絕佳口碑,除了挑選材質過程考究,製作手法也十分精細,深受遊客喜愛。
穿好國服、縮起小腹、戴上斗笠,我們穿著奧黛遊走在會安古鎮中。前後兩片裙擺隨著風飄逸,容易凸顯婀娜的身段,此時此刻,似乎再活潑的女生也變得淑女。
Photo Credit: 關鍵評論網
關鍵東南亞編輯(左)與知名主持人、Youtuber越南夯台灣阮秋姮(右)一同穿上白色越南國服。
從歷史記憶中拉回現代的奧黛
許多人看在奧黛和中國旗袍有相似之處,會以為是完全參考旗袍設計,甚至稱其為「越式旗袍」。但他們都忽略了一件事:中國旗袍是在1920年代才開始於上海盛行,而奧黛的起源遠在更久以前,這要從數百年前開始講起。從歷史流變來看,即使奧黛曾吸取了中國元素,它的起源和發展遠比我們的還複雜。
古代越南平民女性日常穿的服飾為「四身襖」,是衣襟寬大、兩側開衩的長袖長襖,在公元12世紀至20世紀早期是越南北方女性最常見的服飾,也是越南歷史最久遠的文化元素之一;上流社會和貴族階層則穿著下身多一片布料的「五身襖」,皆為奧黛的前身。
公元1744年,阮朝(Nguyen Dynasty)皇帝Vuo Voong倡導女性穿着「鈕扣式」上衣與褲裝,越南人的日常服飾因此產生了變化,袖子和衣身也被修改成窄而貼的款式。
對於「奧黛」這個名稱的起源,是由當時一名越南文人、哲學家黎貴惇(Lê Quý Đôn)取名,有「長襖」之意。「Áo」指遮蓋至頸部以下的服飾,而「dài」則意指「長」。
到了19世紀末、20世紀初法國殖民統治時期,西方裁剪手法傳入,奧黛也深受法國文化與時尚的影響,加上被推廣到越南全境,便逐漸演變成現今看到越南國服的形式。
現今在越南處處可見的國服奧黛,其實曾在1975南北越統一後消失一段時間,直到1986年越南革新開放後,才再度流行起來。在這之後,越南政府鼓勵婦女在各種場合穿著國服,隨著觀光業開始蓬勃發展,體驗奧黛更是如同日本浴衣租借文化一樣,成為遊客必去行程之一。
過去以為奧黛是只有在正式場合才會出現的服飾,到了越南剛好碰到放學時間,發現大街上滿是白色的奧黛。詢問當地居民才知道,為了維持女性優雅的身段,越南女學生到了高中以後,都必須穿著奧黛形式的制服。此外,許多女性公務人員、空服員、新聞主播也都有奧黛標準的制服款式。
因為越南國服有寬褲設計,讓女性日常生活的行走、坐臥都十分方便。因此大家到越南街頭,時常會看見穿著奧黛騎著機車或腳踏車的女性。
Photo Credit: Shutterstock/ 達志影像
身穿奧黛制服的越南女學生。
奧黛至今已經成為越南藝術和國家形象的最佳代表,自1989年開始,越南每年都會舉辦奧黛小姐選拔帶賽,每年有上千名佳麗參賽,近年國際時裝舞台上也常看見從奧黛獲得啟發於靈感的時裝設計。
2006年11月17日至19日,亞太經濟合作組織(APEC)非正式領袖峰會在越南河內舉行。依照APEC慣例,主辦國通常會為與會領袖們準備當地傳統服飾。而在2006年APEC峰會,由於參加的領導人以男性居多,越南也特意設計了特殊形式的國服。
《自由時報》報導,越南外交部當年準備了5色奧黛讓領袖們挑選,多半領袖選擇了水藍色,包括當時的我方代表張忠謀(下圖後排右二)、前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(前排右五)和美國前總統布希(後排右五)等人,讓領袖大合照成為一片繽紛的顏色。
Photo Credit: AP/達志影像
2006年11月於河內出席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的21位領導人及國家代表
而2017年APEC舉辦於越南峴港,領袖們也穿上特別設計新款國服,有象徵和平的海洋藍、象牙白兩色,也保留了傳統高領與開岔的特色。但當年也將傳統長裙改為長袖短版上衣,布樣上印有越南國花蓮花,鈕扣則刻印「APEC Vietnam」標誌。
近期越南觀光業發展快速,為了推廣旅遊,政府和許多業者都將形成結合奧黛元素以吸引遊客。例如峴港近期推出「奧黛騎士專車接送」旅遊行程,由身穿奧黛的導遊騎乘機車,帶遊客探訪峴港標誌性景點、品嚐美食,並與越南居民交流、深度體驗越南文化,深受遊客喜愛。
如同中國旗裝加入西方元素演變成的中國旗袍,越南國服也可稱作是傳統服飾中的「混血兒」,融入了西方、中國、少數民族的珍貴內涵。而我們也是穿上奧黛、聽了她的故事後才知道,隨意拼湊並稱呼奧黛為「越式旗袍」的過程,反而讓我們忘記了歷史過程對這件越南重要傳統服飾的真正影響。
如果你曾到日本體驗浴衣或和服、到韓國體驗韓服,下次到越南旅遊,不如像我們一樣租借一件莊重典雅的奧黛。這不但是視覺饗宴,更可以和親朋好友們,隨著奧黛一起走入真正的歷史回憶中。
Photo Credit: Shutterstock/ 達志影像
延伸閱讀:
核稿編輯:吳象元